3月20日晚,我校美育大讲堂在滨江校区音乐厅成功顺利举办,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赵天为教授受邀做客美育大讲堂,为师生带来“走进戏曲世界”主题分享。300余名师生共同参与了本次讲堂,校团委宣传文化部部长姚敏磊主持讲座。赵天为教授围绕“悠久的历史传承”、“拾起身边的戏曲记忆”、“戏曲关键词”三个方面,生动阐释了戏曲独特的风雅之美。
在第一部分中,赵天为老师讲述了戏曲创始与革新的历史过程。赵老师以世界历史上举世闻名的戏剧曲目为例,揭开戏曲源远流长的历史画卷。她以故宫博物馆藏中的《眼药酸》图页为起点,串联起宋代杂剧、元代杂剧、明代昆剧、清代京剧的演变脉络,剖析戏曲如何承载古代文人的精神寄托与审美理想。“戏曲不仅是舞台艺术,更是中华文明千年未断的活态传承。”赵教授强调,戏曲的唱词、音乐、服饰中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哲学智慧与美学基因。
“戏曲从未远离我们的生活。”赵天为教授以当代视角切入,引导同学们“拾起身边的戏曲记忆”。她以生动的案例展现戏曲在新时代的“破圈”生命力。戏曲不仅是博物馆里的遗产,更是可以对话当下的文化符号。戏曲的‘慢’与‘雅’,恰是当代人疗愈焦虑的一剂良方。
在第三部分中,赵天为老师围绕“综合性”“虚拟性”“程式性”三大戏曲核心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艺术密码。她以《优孟衣冠》的故事生动的诠释戏曲的“综合性”;以《拾玉镯》《三岔口》为例,展现戏曲虚实相生,凝练写意,于方寸之间勾勒万象的神韵;更以“生旦净丑”的行当分工解析角色塑造的“程式化”深厚功法。
戏曲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,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。此次美育大讲堂的成功举办,不仅让师生们领略了中国戏曲的魅力,更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,让戏曲的魅力在新时代感染到更多青年人!
